光阴的故事
环科1301班 李欣遥
在小台灯并不明亮的灯光下,我坐在椅子上,看着书架上堆积着的厚厚一摞书。室友们还在睡觉,我忽然有些后悔自己把闹钟调的那么早。因为不想发出什么声音,我抽出一本书准备静静地阅读。随手一翻,一张照片却从扉页里掉了出来。照片上的人是我和小唐,画面上我们正坐在过山车上尖叫,头发凌乱,表情是让人忍俊不禁的惊恐。我翻到背面,上面写着一句话:如果不够悲伤,就无法飞翔,可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摄影的时间是去年七月,高考结束后。
是的,我离开攀枝花,来到了这个离家乡两千多公里的地方求学,是为了梦想。可梦想这东西,我无法把它握在手里。它就像空气,没有了它我无法走下去。可是,在悲伤的季节里,它的周围皆是水雾,遮住我的眼睛,使我寻不到来时的路。
在即将到来的六月,小唐将迎来她的第二次高考。在她复读的日子里,我没有勇气给她发去一个问候的信息。因为我知道那种压力和彷徨是没有除自己以外的第二个人可以稀释的,因为我曾经也打算过复读,但终究因为恐惧和怀疑而选择了放弃。这是否说明我是否就是一个没有勇气的弱者呢?
记忆没有回答,但我却不会忘记当我查到高考分数时颤抖的瞳孔:看到的成绩似乎只是我的眼花了的结果,至少我希望是这样。我花了很长的时间从这个打击里走出来,每年高考失利的人不在少数,而我也不会傻到去自寻短见。但是,当曾经梦寐以求的学校与自己因为分数相隔千山万水时,我的悲伤出人意料而又理所当然。
在攀枝花,在这个我生长的土地上,无数的鲜活事实就摆在人们眼前。那些小学没有毕业的煤老板,甚至是连名字都不会写的垄断性企业家们,用他们的财力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认知。成绩出来以后,很多的亲朋好友就是用他们举例来安慰我。我的确不该对此太过绝望,因为我的明天并未因高考失利而被判死刑。
但是,我怎么肯轻易原谅自己的失误呢?对于身体并不怎么好的我来说,我很清晰地认识到我并不能从事什么重体力劳动,而想要在一个环境良好的办公室里拥有一把椅子,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也是不够的。而另一方面,在考试——这个我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上出现失误,我既觉得非常对不起自己十余年的寒窗苦读,也对不起一个人辛辛苦苦供我上学的妈妈。
我最终从心里的小黑屋里走了出来,或许,我再不清醒,别人都会忍不住骂我矫情。因为比我考得不好的人还很多,我没必要把小小的趔趄夸大成绝望的悬崖。前方的路,还需要我一步一步去走。
我翻开报考资料,开始新的一页生活。
我一直非常听妈妈的话,这个瘦弱的妇人凭着一己之力撑起一个家,那其中的艰辛绝不是任何外人可以体会的。我真的不愿意忤逆她的意思,让她伤心难过。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破天荒的没有听从妈妈的安排。
和很多人一样,妈妈希望我选择那些轻松而又好就业的工作,比如会计,比如工程造价,比如老师。这些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将会铺向康庄大道的专业被我执拗地将从表格上划去了。我有自己的梦想,我不希望自己未曾绽放就迎来枯萎,成为一个只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的平庸者。
所以,跟随自己的心,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扬州大学,来到了环境学院。
或许,我心里之所以这么放不下执念,不肯听从他人善意的建议,只是因为那份情怀,那一腔热血。
攀枝花,这个我生长了十八年的地方。作为一个本地人,我却只能说,这个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命名的城市并非如鲜花般美丽。也许你在百度上并不会搜到多少关于它的污染的新闻。但是,攀钢和攀煤这两大龙头企业所带给攀枝花的“三废”问题,是每一个攀枝花人都有目共睹的。
我看到我邻居家的爷爷得了尘肺病,我看到了排向金沙江的绿色污水,我看到了我家背后那一片山因为煤矿私挖滥采而出现了一百万亩的石漠化荒地……这一切的一切就像一场噩梦,无时无刻地再提醒着我:你该做什么?你能为你的家乡做什么?
所以,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环境工作者,有一天,能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也许你会嘲笑我是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有一天我会后悔今日的选择,也许有一天我会被现实磨掉所有锐气与执着……但是,至少在今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会坚定地守在这里,带着希望看梦想。
现在的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别人看来这或许叫做“累”。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这样。我的很多高中同学在大学都生活的十分潇洒,想不去上课就不去上课。他们抱着混个毕业证的心态浑浑噩噩地消磨时光。当我和他们聊到我的生活时,他们都觉得苦得不可思议,而我却乐在其中。
倘若风再起时,你就站不直;风继续吹,你还不都成了炮灰?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没有人可以将未来变成图纸去施工。既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要你曾经努力过,拼搏过,汗水不会嘲笑你的失败。
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代人,就在那初次见面而多愁善感的青春,再次见面的我们又经历了多少路程。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不忘初心,方可逆风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