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坐落在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校园风景秀丽,教学、科研、实验条件一流。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拥有市政工程博士学位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市政工程、水生生物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拥有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三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点。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近千人。
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裕腾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设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可为贫、特困生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其完成学业。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战略,按照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努力培养社会所急需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实用型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学、研究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教授19、副教授33人,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环境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学院建有“江苏省水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省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江苏省农业环境安全技术服务中心”,以及“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苏省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践教育中心”。拥有环境科学研究所、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所、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教学与科研设施齐全,教学研究实验室用房20000平米,仪器设备先进,能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提供可靠保证。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诸多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建有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近年来,先后选派多名教师赴美、德、英、澳、日、韩、港、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修或合作研究,有多名研究生和应届本科生赴国外深造,多次接待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举办各类培训班。
专业大类 |
专业 |
学制 |
培养目标 |
开设的主要课程 |
环境与资源科学类 |
环境科学 |
四年 |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可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骨干专业人才。 |
(1)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类分析化学、环境类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 (2)专业核心课: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学、环境微生物学等。 |
资源环境科学 |
四年 |
本专业面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发展的国家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人文社科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具备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土壤、水、肥料、生物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利用、环境分析与污染修复等方面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工作的理、工、农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 |
(1)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类分析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仪器分析、基础生物化学、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等。 (2)专业核心课:土壤学、环境微生物学、植物营养学、环境学、土壤农化分析、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肥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学、科技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等。 |
土木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具备责任感,掌握相关自然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给排水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的能力,可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学校、工矿企业、政府等部门独立承担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发和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骨干技术人才。 |
(1)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类分析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类物理化学、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力学C、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土建工程基础、测量学B等。 (2)专业核心课: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泵及水泵站、水处理实验技术、水质工程学、水工程施工及施工组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仪表与控制、水工程经济、工业水与废水处理工程等。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环境工程 |
四年 |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具备责任感,掌握相关自然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可在设计咨询单位、建设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政府部门等独立承担规划设计、咨询管理、教育和研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骨干技术人才。 |
(1)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投影理论及制图基础、有机化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环境类分析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C、电工与电子技术、环境微生物学、测量学B、环境类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土建工程基础、环境工程原理等。 (2)专业核心课: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水泵泵站与风机、工程设计CAD、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仿真与自控等。 |
海洋科学类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四年 |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环保意识,掌握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和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洋微生物和活性物质资源、海洋滩涂资源开发的知识技能,具备海洋环境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开发与管理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骨干技术人才。 |
(1)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海洋学基础、线性代数、有机化学、环境类分析化学、普通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仪器分析等。 (2)专业核心课:海洋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学与生物饵料培养、海洋法、海水养殖学、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海洋防污染与环境保护、海洋资源与利用、海洋生态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