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五大理由
1)学科定位:国家战略与全球视野的融合
环境科学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社会管理的交叉学科,聚焦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气候变化应对等全球性挑战。在“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引领下,本专业已成为绿色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创办于2003年,拥有20余年办学积淀,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本-硕”贯通式培养体系,为学子提供优质学术平台。
2)顶尖师资:科研与教学双强团队
高层次人才汇聚:专业教师28人中,100%拥有博士学位,71%为高级职称,50%具有海外名校教育背景,全员担任硕士生导师,实现“本硕联动”指导。
科研实力突出: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承担企业科技服务项目80余项,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中文核心论文200余篇,科研成果直接反哺教学。
3)创新实践:以赛促学,锻造硬核能力
学生可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环境友好材料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实践项目,近三年斩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培养创新思维与实战能力。



4)发展前景:政策红利与行业机遇叠加
国家战略需求:“双碳”目标驱动下,政府每年投入万亿级资金支持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资源循环产业,环保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就业方向多元: ▶ 政府/事业单位: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站、城市规划院,从事政策制定与监管; ▶ 企业/科研机构:中节能、北控水务等龙头企业招聘环境工程师、环评师; ▶ 新兴领域:碳中和工程、环境大数据分析、生态修复技术,薪资涨幅领跑行业。
5)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黄金赛道
融合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与管理学,培养“懂技术、会管理、通政策”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环保、新能源、咨询等多领域职业需求。
2.专业问答
Q1: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环保精英:
1)掌握环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政策管理的核心知识;
2)胜任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环境管理、技术研发与教学工作;
3)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与“绿色经济”的创造者。
Q2: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
课程体系聚焦“理论-技术-应用”全链条:
主干课程: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
特色课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修复技术、环境大数据分析。
Q3:学习本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科学素养:扎实的数理化基础与跨学科思维;
2)实践能力: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等硬核技能;
3)全球视野:关注国际环保公约与前沿技术;
4)社会责任: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寻求平衡。
3.毕业就业(升学)情况
本专业毕业去向为高质量就业与升学双通道。连续14届毕业生实现100%就业率,用人单位评价“专业扎实、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突出”。55%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等名校攻读硕士;30%毕业生进入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中型企业; 15%投身环境咨询、碳交易管理等高成长领域;少部分学生创办环保科技公司。
4.教师代表、优秀毕业生代表寄语
优秀教师代表:周晓见 教授
简介:
周晓见,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学。曾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入选辽宁省千层次人才计划。发表论文超150篇;申请国际、国家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和横向项目多项;并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多项。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编委或审稿人,日本神户大学客座教授,科技部、教育部、多个省政府和行业学会等咨询或评审专家。
寄语:
愿你们以智慧为舟,遨游环境科学的海洋,探寻环境的奥秘与和谐;
愿你们以青春为笔,书写绿色地球的诗篇,守护祖国的碧水和蓝天。
优秀教师代表:薛文静 副教授
简介:
薛文静,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以污染环境修复为主体研究方向,长期致力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迁转化行为及其污染修复先进技术与理论研究。成果已累计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余项。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项目。获评扬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先进工作者、最受学生欢迎班主任,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并在“挑战杯”竞赛中多次获奖。
寄语:
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曾为雾霾天气感到担忧?是否关注过河流污染、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如果你渴望为改善环境贡献力量,环境科学将是你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这里,你将:
探索环境奥秘:学习水、土、气等环境介质的污染机理和修复技术,揭开环境问题的科学面纱。
掌握先进技术:接触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成为未来环保领域的科技人才。
参与实践项目: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或投身环保公益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问题解决。
共创美好未来: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我们期待与你携手,共创绿色未来!
优秀毕业生代表:苗纯萍 教授
简介:
苗纯萍,女,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入选者。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2010届毕业生。
寄语:
欢迎加入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始终秉持“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育人理念,鼓励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无论是实验室里的潜心钻研,还是户外的实地调研,都让我感受到环境科学的魅力与责任。希望你们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用知识和行动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期待你们加入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家庭,与我们一同书写属于你们的精彩篇章!祝愿你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敢追梦!
优秀毕业生代表:闫啸 主任科员
简介:
闫啸,男,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二级主任科员。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2012届毕业生。
寄语:
欢迎来到扬州!欢迎加入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家庭!扬州是座宜人的城市,扬大是所美丽的校园,环境学院是你求学在外生活成长的地方。好好享受校园的生活吧,在教室里发奋图强,在图书馆找寻乐趣,在操场上挥洒汗水,或者在草坪上和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畅想未来。校园中度过的四年是重要的四年,关键的四年,也将是最美好的四年。当走出校园,大学四年中的成长和回忆将伴随一生,激励前行,提供营养,赋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