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招生

您的位置:首页 > 招生信息 > 本科生招生 > 专业介绍 > 正文

专业介绍

环境工程专业

1. 选择扬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五大理由

1)学科定位: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可在设计咨询单位、建设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政府部门等独立承担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环保骨干技术人才

2专业建设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扬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2008年被列为扬州大学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2013年被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现建有:“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践教育中心”和“江苏省水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等实践、科研教学平台,工程教育水平处于全国同类专业前列。


3)师资和人才培养师资优秀、人才培养条件完善

高层次人才汇聚本专业已形成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2人(占比48 %),具有博士学位23人(占比92 %)。专业老师全员担任硕士生导师,实现“本硕联动”指导。

科研和工程实践实力突出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发表SCI、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专利70余项,从事过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获全国高校环境类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

人才培养条件完善:专业建立了一批稳定的、能覆盖专业方向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提供实践平台,目前已与30余家企(行)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供学生到工程一线实习。良好的实践、实习条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4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以赛促学,锻造硬核能力

学生可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挑战杯”竞赛、全国互联网+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实践项目,近三年斩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培养创新、创业思维与实战能力。

5)发展前景:政策红利与行业机遇叠加

国家战略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政府每年投入万亿级资金支持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资源循环产业,环保行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就业方向多元 政府/事业单位: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站、城市规划院,从事政策制定与监管; 企业/科研机构环境工程设计、运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厂矿企业等环境工程技术及相关工作招聘环境工程师、环评师、项目监理、运营人员; 新兴领域:碳中和工程、环境大数据分析、生态修复技术,薪资涨幅领跑行业。

2.专业问答

Q1: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环保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需要,掌握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工程伦理意识,毕业后可在生态环境部门、市政工程单位、环保科技企业、环境咨询机构、科研院所等从事环境工程规划设计、咨询管理、施工运营、技术研发及环境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骨干技术人才

Q2: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多层联动的结构化知识框架。

核心课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

Q3:学习本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科学素养:扎实的数理化基础与工程学科思维;

2)实践能力: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硬核技能;

3)社会责任: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寻求平衡。

3.毕业就业(升学)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生态环境局、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市政设计院(所)、环境工程公司、厂矿企业等环保及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管理、规划、监测、环境工程设计、运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厂矿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等环境工程技术及相关工作。近3年环境工程专业升学率40%以上,一次就业率95%以上

4.教师代表、优秀毕业生、在读本科生代表寄语

优秀教师代表:杨文澜 教授

简介:

杨文澜,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环境工程系主任。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太湖流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项目”等20余项研究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核心/SCI以上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拔尖人才成长计划”,常州市“龙城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宜兴市“陶都英才”科技创新人才。荣获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优秀创新成果奖,2022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南京大学全新环保科技创新奖、扬州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等。

寄语:

来路风尘仆仆,前途不可限量!经历了高考的你们,一定会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愿你们珍惜这段奋斗的时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在扬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等你!

优秀教师代表:侯建华 副教授

简介:

侯建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权威期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被引8000余次。相关成果被美国化学会(ACS),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等专题亮点报道。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项(已授权6项)。入选扬州市 “绿杨金凤”领军人才和江苏省“青蓝工程”,2023年和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指导学生:科创40余项,国家级5项,省级10项,国家级奖20余项,省级奖30余项,国家级优秀毕业论文1次。

优秀毕业生代表:王菲 教授(东南大学)

简介:

王菲,环工2005级毕业生,现为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寄语:

方向和努力一样重要。想一下自己未来要走的路,给自己一个计划,在最美好的年华做最无悔的事!


李依凡同学寄语、简介

欢迎你加入扬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这里有团结友善的学长和知识渊博的老师,来这里能实现你的大学愿景,能让你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愉快!

李依凡,环工2301班在校学生。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
电话:0514-87979528
传真:0514-87978626
邮箱:hjxy@yzu.edu.cn

Copyright © 2020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